促进新材料产、学、研、用深度融合,打造产业应用创新载体
展会名称:2025新材料产业博览会
展会时间:202年9月23-27日
展会地点:国家会展中心(上海虹桥) 参展联系人:杨鑫137 6183 3812
展会介绍
新材料作为《中国制造2025》重点战略领域,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,是支撑国家重大工程建 设,促进传统转型升级,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保障。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新材料产业展将充分 利用中国工博会在先进装备制造领域的平台优势,整合石油化工、机器人、信息技术、新能源、汽车 、航空航天、轨道交通、船舶制造、国防军工等产业链上下游资源,汇聚全球材料领先企业,集中展 示顶尖材料技术在先进装备制造领域的应用成果,打造一个全球材料产业应用的新平台, 作为新材料产业年度盛会,搭建集品牌推广、展示交易、高端对话、市场拓展、引领 前沿理念和传播融为一体的国际化会展平台,来自全球各地-集成电路关键材料、生物医 药复合材料、电子信息功能材料、石墨烯前沿材料、高性能钢材、碳纤维复合材料、绿 色高端涂料、高性能弹性体、电子化学品、高分子材料、高性能合金材料等领域企业,分享新材料行业的新技术、新产品、新应用,推动我国新材料行业全产业链协同发展。
2024上海国际新材料产业展览会作为2024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—新材料产业展重要主体活动之 一,展会将以“国际化、权威化、专业化”的要求,邀请中国和全世界的新材料厂家展示新材料、新技术、 新工艺,从而帮助业界高层全面了解全球新材料产业应用的最新趋势,为国内外新材料全行业链的融合与 发展搭建交流交易的广阔平台,推动国内新材料产业的技术升级,帮助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引导产业 发展导向。同时为观众打造新材料产业的一站式采购平台!
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部署,为贯彻落实新材料产业“十二五”发展规划,做好新材料产业标准化工作,建立完善新材料产业标准体系,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,特制订《新材料产业标准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》。
加大重点新材料领域标准制修订力度
特种金属功能材料。积极推动高纯金属及靶材、稀贵金属、储能材料、新型半导体材料、新一代非晶材料、精细合 金等重点标准制修订工作,成套、成体系制定并发布稀土永磁、发光等功能材料标准,抓紧研制材料性能测试、成分分 析、标准样品等基础和方法标准。完成催化材料、靶材等40项重点新材料标准制修订工作,提出 80项重点标准研制计 划,开展5 项重点标准预研究。
高端金属结构材料。重点研制高温合金及耐蚀合金、耐 蚀钢、特种不锈钢、工模具钢、轴承钢、齿轮钢,轨道交通 用铝合金、特种镁合金及钛合金等产品标准,进一步完善金 属材料超声探伤、无损检测、力学试验等配套基础和方法标准。完成核电用钢、耐蚀合金、钛合金等30项重点新材料标 准制修订工作,提出40项重点标准研制计划。
先进高分子材料。制定发布丁基橡胶等特种橡胶及专用助剂、聚酰胺等工程塑料及制品、电池隔膜、光学功能薄膜、 特种分离膜及组件、环境友好型涂料以及功能性化学品等一 批重点产品标准,完成测定方法、通用技术条件、应用规范 等配套标准制修订。完成功能薄膜、特种橡胶等领域65项重 点新材料标准制修订工作,提出110项重点标准研制计划。
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。重点研制电光陶瓷、压电陶瓷、碳化硅陶瓷等先进陶瓷,微晶玻璃、高纯石英玻璃及专用原 料,闪烁晶体、激光晶体等产品标准,加快材料杂质检测、 试验方法等配套标准制修订步伐,强化配套标准研制。完成 特种玻璃、氮化硅陶瓷材料等领域50项重点新材料标准制修 订工作,提出 30项重点标准研制计划, 开展5 项重点标准预 研究。
高性能复合材料。制定完善碳纤维、玄武岩纤维等高性 能纤维标准,加快制定发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相关标准,积极研制树脂基、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品标准,研究复合材料分 类方法标准、性能测试标准、专用原料标准等配套标准。完 成高端玻璃增强纤维等10项重点新材料标准制修订工作,提出30项重点标准研制计划,开展10项标准预研究。
前沿新材料。及时开展前沿领域标准预研究工作,协调、优化关键技术指标,重点围绕纳米粉体材料、石墨烯、超导 材料及原料、生物材料及制品、智能材料等产品,完成 5 项重点新材料标准研制工作,提出10项重点标准研制计划,开展3 0 项标准预研究,紧密跟踪国际新材料技术标准发展趋 势,提前做好标准布局。
积极开展重点新材料标准应用示范
以高强钢筋、功能性膜材料、特种玻璃、稀有金属材料、稀土功能材料、复合材料等领域标准为枢纽,面向电子信息、 高端装备等领域对新材料的需求,构建上下游联合、优势互补、良性互动的标准制修订与实施机制,提高新材料标准适 用性,充分发挥标准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。
选择重点新材料领域,在部分有条件的地区,开展重点新材料标准应用示范专项工程。依托部省合作机制,积极推 动地方新材料标准化工作,以新材料标准为依据,探索开展 新材料产品认定达标工作。
加快推进新材料产业国际标准化工作
紧密结合“十二五”规划重点,抓紧开展新材料产业国际标准以及国外先进标准对比分析研究,寻找我国新材料产业标准与国际标准、国外先进标准的差距。围绕新材料产业 和应用需求,结合我国实际情况,加快转化先进、适用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,提升我国新材料产业标准的技术水平。
加强新材料产业国际标准化发展趋势与动态分析,开展新材料产业国际标准化工作技术储备,建设新材料国际标准 提案项目库,推动自主新材料技术标准走向国际。鼓励有实 力的企业或单位参与新材料产业国际标准化工作,建立国际 标准沟通平台,争取新材料产业国际标准化工作主动权,提升我国新材料产业国际竞争力。
随着科学技术发展,人们在传统材料的基础上,根据现代科技的研究成果,开发出新材料。新材料按组分为金属材料、无机非金属材料(如陶瓷、砷化镓半导体等)、有机高分子材料、先进复合材料四大类。按材料性能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。结构材料主要是利用材料的力学和理化性能,以满足高强度、高刚度、高硬度、耐高温、耐磨、耐蚀、抗辐照等性能要求;功能材料主要是利用材料具有的电、磁、声、光热等效应, 以实现某种功能,如半导体材料、磁性材料、光敏材料、热敏材料、隐身材料和制造原子弹、氢弹的核材料等。新材料在国防建设上作用重大。例如,超纯硅、砷化镓研制成功,导致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诞生,使计算机运算速度从每秒几十万次提高到每秒百亿次以上;航空发动机材料的工作温度每提高100℃,推力可增大24%;隐身材料能吸收电磁波或降低武器装备的红外辐射,使敌方探测系统难以发现等等。
21世纪科技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是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。新材料的研究,是人类对物质性质认识和应用向更深层次的进军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